刚送走一位老人,他向我诉说了自己跟儿子和媳妇之间的矛盾,今天已经发展到儿子媳妇连家搬到了媳妇的娘家,儿子连母亲的坟都不上了,孙女见了他像见到瘟疫一样躲避。长夜漫漫,这个昔日的七尺男儿,常以泪洗脸。叙述中老人还几度哽咽。他是我的老乡,他所说的那个儿子,我也认识,原来那儿子上初中时是我隔壁班上的一个学生。我知道这个老人性格也很倔强,三不对就要发脾气。父子间矛盾的根源在于他原配的妻子死后,没有跟儿子媳妇商量,就又娶了一个老婆。而今,后面的那个老婆因感情不合,当然也有儿子媳妇的因素,离婚已经两年了,可儿子媳妇还没有回来。三上三下的楼房里,就住着他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,实在有点凄凉。我听了后,也很同情他,但我知道,事情发展到今天这地步,他是负主要责任的,他只要火一上来,就口不择言,眼中是不会有媳妇和儿子的,以往的事情中,几次发生了肢体冲突,甚至动到了110。但看到他现在脆弱无助的样子,追究责任已变得毫无意义了。我劝他,现在主要的矛盾已经不存在了,缓和关系慢慢来,要一时朝夕,想恢复到没有矛盾之前,那是不太可能的,用一句时髦的语言,就是让岁月来风干忧伤。
“风干”一词,我最早的接触是在《月亮之上》的这首歌里,当时觉得好玩,没有什么新鲜,但我上了初中物理以后,我对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物体从液态到气态的过程叫汽化,汽化有两种形式,一种叫沸腾,一种叫蒸发。沸腾是一种由内向外的剧烈运动,蒸发是一种由外向内的缓和运动。蒸发的因素与温度、液面的大小和空气流动的速度有关,湿衣服拿到外面,如果有太阳(温度),有风(空气流动的速度)它干起来就快。风干是指在有太阳有风的情况下水份的蒸发,它是一个缓慢的不显著的运动过程。当风干这个词与忧伤联系起来的时候,其含义确实非常深刻。一般来讲,人一有忧伤,那忧伤就如一团被浸湿的物体,时时刻刻折磨着我们,甩不了,抛不下,粘答答,潮几几,心中便是一片阴霾。有了忧伤以后,一般的人都想要摆脱这个忧伤,让心中充满阳光,但在短时间内,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。要让自己摆脱忧伤,还得让岁月慢慢地去风干,渐渐地去蒸发,最后出现阳光。
但愿老人的孩子们能早日让老人见到阳光,但愿所有忧伤的人们能早日风干忧伤。
让岁月风干忧伤。
评论